连日来,重庆持续高温。杜市镇位于江津区东部边陲的太公山麓,地处江津、巴南、綦江三区交界处,辖区内有燕尾山(铜锣山余脉)、太公山等重点林区,现有森林面积53930.4亩。为有效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杜市镇积极行动,狠抓森林防火宣传、巡查、火源管控等工作,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墙”。
强化宣传,提高森林防火“防意识”
“现在天气炎热,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千万不要烧荒积肥、焚烧秸秆哦,对违规野外用火者将处以500至5000元罚款。”
针对森林防火严峻形势,杜市镇大力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进企业、进学校、敲门行动等系列活动。党员干部、志愿者逐村逐组逐户入户走访,并充分发挥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在防火检查哨卡循环播放语音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截至目前,发放森林防火告知书8000余份,增设横幅20余条,召开院坝会50次,张贴禁火令100份、封山令100份,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发送森林防火信息4000余条。
加大巡查,织牢森林防火“安全网”
“快点集合,要开始巡山了哦……”
早上6点,杜市镇政府门前森林防火志愿者张华正在组织人员开展森林防火早巡。
7月以来,杜市镇启动早巡夜巡机制,由机关干部担任森林防火志愿者,每天两批次分早晚对辖区内太公山、燕尾山进行巡查。各村按照网格化盯防方案,各村林长、森林防火专干、护林员、网格员等每天开展巡查。
7月24日镇森林防火志愿者在早巡时发现湘萍村村民李四(化名)违规野外用火,立即扑灭并通知村委按照村规民约相关规定对其作出相应的处罚
同步启动的还有森林防火瞭望制度,共设置10个瞭望点,每天由专人负责瞭望,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报告。一旦发生火情,确保人员、扑救物资能迅速到位,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管控火源,确保森林火灾“零发生”
“现在已经封山了,除原著居民外,外来的车辆、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林区,请您配合。”在杜市镇太公山湘萍村森林防火检查站,森林防火志愿队员李朝良正在劝返准备进入太公山林区的游客。
杜市镇共设立森林防火卡点4个,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森林防火检查站值班值守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山,并做好入山扫码登记、火源收缴和森林防火检查登记薄填写,确保火源不进山。
与此同时,有序开展防火公路(步道)可燃易燃物清理,已累计完成35.6公里;启动林区输电线路隐患排查,共排查输电线路隐患56处,完成28公里输电线路清障工作。并落实老人、小孩、智力障碍和精神病患等重点人群的监管,实行“一对一”管控措施,严防人为因素引发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