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平台发布内容
重庆学习平台
2023-05-19
订阅
作者:刘星欣 何可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17日,重庆江津龙华镇朱羊寺村张家山水库,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插秧,在被划分成不同模式的网格状田块间劳作着。
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插秧。刘星欣 摄
上午10时,朱羊寺村党委书记杨庆先和村干部一起,为正在埋头苦干的村民们送来了水和鸡蛋。“谢谢杨书记,没想到曾经被闲置的水库和撂荒地还有这番用途。”村民们接过鸡蛋,脸上满是喜悦。
今年,朱羊寺村集体租用了村民的20亩撂荒地,利用这片面积80亩的闲置水库开展稻蛙鱼共生试点经营。
实施“稻蛙鱼”共生种植新模式。刘星欣 摄
“先在田间种上水稻,预计亩产600斤到800斤,并在每个网格田块中预留出30至50平方米的水池场地,便于后期田间的蓄水保水和收蛙。6月中旬,我们会在网箱里养殖蛙、在水库里养殖鱼。”杨庆先告诉记者,这种方式养出来的鱼和蛙都是有机产品。鱼的肉质新鲜、口感更好,价格会比市场上商品鱼贵上2元至3元;而蛙的产量预计最高会有1200余斤,每斤蛙的利润可达3元至4元。
“稻蛙鱼”共生种植新模式初具模型。刘星欣 摄
在养殖期间,蛙吃虫、除草,能预防水稻虫害草害;鱼则以稻田中的杂草和蛙的饲料残渣为食;而水稻又以鱼粪为肥。整片稻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不仅提升了稻谷质量,还弥补了传统种植业的单一性,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收入,激发了村民种地积极性,为发展高效农业注入动力,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共享的效果。
“我们经过实地调研发现该处的撂荒地土壤适宜种植水稻,而且农户们有种水稻的传统,适合进行产业发展,但之前规模较小,所以组织村党支部带头发展集体经济。”据龙华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稻蛙鱼”综合种养是个短平快的产业,生长周期短、资金回收快,既符合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又能有效带动当地劳动力,助推联农带农机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