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白沙镇从群众关心关切出发、从群众急难愁盼着手,深化实行“三派三访”机制,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在主题教育中持续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这个派访机制确实是为民办实事的,面对面说问题,大事小事都有回应,都有人管!”11月27日,白沙镇朝天咀社区居民邓泽珍高兴地说。
白沙镇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在“红色驿站”轮流巡访时了解到,朝天咀社区有部分行道树长时间未修理,有干枯枝掉落,树枝伸到居民房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树木高大,社区在修剪方面存在困难。
收到群众诉求后,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核实具体情况,并安排专业人员根据大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修剪树枝以排危,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知民意、晓民情,是为民解忧的基础和前提。几条长椅、一张方桌,干部和群众促膝围坐唠家常——这是白沙镇频繁出现的干群对话解难题活动的情景。
“翠屏院17号、22号、31号等路段又窄又陡,且常年长满了青苔,路面较滑,周边出行的大多是老年人,容易摔倒,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11月20日,白沙镇党委书记曹均平在“红色驿站”接访群众时,朝天咀社区居民夏培莲反映。
收到群众诉求后,曹均平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实具体情况,并根据各路段实际情况,采取增设防护栏等措施排除安全隐患,方便群众出行。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白沙镇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依托辖区73个“红色驿站”,以落实“三派三访”的方式,在主题教育中沉到农村、社区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三派三访”,即常派、定期接访,随派、群众约访,轮派、轮流巡访。
常派,定期接访——“定期接访”即站点工作人员在每月15日和30日这两个“群众服务接待日”,定期到“红色驿站”开展接访,记录群众诉求,能当场解决或解答的问题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由站点工作人员将诉求收集起来反馈至镇牵头部门,专人负责将问题转办给相应业务部门,并对问题进行督办、催办,确保15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问题15个工作日无法办结的,报送相关领导研判解决。
随派,群众约访——“群众约访”即群众通过“红色驿站”进行“点单”式预约服务。群众通过电话预约上门服务,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收到“订单”后,按群众需求到现场或驿站解决信访问题。同时在“红色驿站”设置“解忧信箱”,由站点工作人员每周开箱收集信件。站点值班人员对群众来信进行分类登记、流转,通过电话联系、站点接访等方式为群众纾难解惑。
轮派,轮流巡访——“轮流巡访”即“红色驿站”实行轮流办公制度,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到各“红色驿站”轮流办公,宣传土地、民政、农技等政策知识,对群众开展巡访。此外,网格长、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微网格长按照“1+6”工作任务清单对群众进行巡访。
“通过‘三派三访’机制,我们努力做到直击现场听民意、直面群众解民忧、直视问题办实事,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白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白沙镇接待群众来访4000余人次,收集并解决问题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