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贾嗣镇:“菊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4-11-27 17:40

近日,走进江津区贾嗣镇花之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基地,一朵朵金黄色的金丝皇菊绽放在枝头,村民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菊花的采摘、挑选、烘干工作,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贾嗣镇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发挥非公经济统战优势,引进民营企业重庆花之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菊花种植,成功打造“上品津®菊”品牌,依托企业将菊花加工成菊花茶、菊花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畅销广东、湖南、北京、云南等地,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微信图片_20241118090846.jpg

乡贤带动,把握产业发展切入点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菊花基地位于贾嗣镇五福村道德社,以前,基地附近因交通不便,大片的土地撂荒。2017年,重庆花之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志杰返乡发现土地撂荒严重,加上自己在四川广元那边种植金丝皇菊,经验和技术都较为成熟,决定在家乡也办一个菊花基地。“土地撂荒太可惜了,有了这个想法后,立即就收集土壤样本进行检测,发现酸碱度不止合格还很适合金丝皇菊生长,这下既能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还能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彭志杰说。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保证了这里生长的菊花健康绿色、品质上乘。目前,基地内种植菊花近300亩,菊花筛选、烘干、包装等全套设备实现从无到有,日烘烤量达1000多公斤,可满足日常加工需求,预计年产值近百万元。

提档升级,延长壮大菊花产业链

产业要发展,保障得跟上。自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以来,贾嗣镇整合统战力量,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向上争取衔接资金共计60余万元,建设包装研发基地和成品展示厅,建设菊花冷藏保鲜室1座,升级改造菊花加工厂房700多平方米,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最初,基地的加工产品只有菊花茶,2023年底,菊花基地明确了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攻方向,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上档次、提品质、育品牌,促进产业延链升级,目前用本地菊花、柑橘、花椒酿成的菊花酒也在售卖中。

同时发挥贾嗣商会的沟通桥梁作用,帮助花之舞与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学生团队签约,为产品的线上宣传和销售提供帮助,注册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视频号开展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

利益联动,激发强村富民“新引擎”

产业兴起来,群众才能富起来。该镇按照“共建共赢、互帮互助、共同提升”的思路,通过村集体牵线,流转闲置土地300余亩,农户每年每亩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300元。除此之外,因菊花种植管理周期长,从春季整地、定苗到夏季田间管理,再到秋冬季采摘鲜菊,都需要大量季节工和临时工,能有效带动周边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年近70岁的村民李朝华夫妇就是菊花产业发展下的受益者。“我和老伴都在菊花基地做工,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目前,五福村菊花基地已带动周围2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超5000元。村集体也通过入股的方式实现每年保底分红8000元。

通过“菊花经济”带动乡村经济,是贾嗣镇探索出的民营企业与乡村之间互利共赢的新路子。下一步,该镇将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以其独特优势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大力支持乡村振兴事业,将自身发展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服务大众、奉献爱心、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