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位
是承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
如何把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送到千家万户?
双福街道切实把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作为“大事要事”抓紧抓实抓细,通过专业力量汇聚网格、志愿服务融入网格模式,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使居民在“家门口”“楼底下”就能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一提,二拔,三握,四压,就是干粉灭火器使用的基本方式......”近日,双福街道恒碧社区在恒大金碧天下小区里,数十名居民低头、弯腰、捂住口鼻有序撤离,志愿者迅速科学组织营救。
其实,这不是发生了火灾,而是社区微型消防站组织的一场消防应急演练。“居民小区防火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火情,等待大型消防车到达可能会错过最佳灭火时机。”双福街道应急办穆春表示,街道在各社区“嵌入”了微型消防站,在火情发生时,微型消防站能够第一时间出动,应对初期火情,为大型消防车的到来赢得时间。
目前,双福街道已为11个社区“嵌入”了微型消防站,配备了灭火器、消防水枪、消防水带、灭火毯、消防铁锹、沙桶、消防斧、消防服(头盔、衣服、手套、靴子)、消防手电、逃生绳、口哨、方巾、矿泉水等消防应急救援物资。
微型消防站依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网格管理员等力量,选取消防基本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作为微型消防站队员,开展消防安全会议、业务技能训练、防火巡查以及初期火灾扑救等工作,切实做到“会接警出动、会操作器材、会实施扑救、会开展检查、会组织宣传”,真正实现“救早、灭小、3分钟到场”扑救初期火灾的作用。
如何在社区既有的一亩三分地上嵌入各类刚需服务设施,让幼有所托、老有所养,生活方便、娱乐方便?
双河路社区新城•和昱麟云小区有大量架空层公共空间。双福街道把这些社区的闲置空间打造成为休闲空间,把专业健身、儿童运动、老年颐养,全都搬到了住户的“家门口”。
走进新城•和昱麟云小区“悦邻坊”连心活动室,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舒适的桌椅等设施一应俱全。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这里被精心打造为一个集运动健身、休闲养生、交流拓展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儿童有着专属的活动空间,老年人可以在此下棋、聊天。
近年来,双福街道充分整合利用闲置空间,为社区嵌入式服务开展提供场地、资源和保障,通过既有空间和设施,延伸服务“触角”。从昔日的闲置空间到如今的多功能活动场所,社区闲置空间不仅成为了孩子们的游乐场、大人们的“公共会客厅”,更是连接邻里间情感交流的温馨纽带。
双福街道福城社区锦绣小区有一座漂亮的景观亭,这里既是邻里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居民“家门口”的议事厅。居民群众的“家务事”,不出社区就地就能解决。
近年来,双福街道通过“福管家三讲说三理”三级调解机制和“福商”调解室、“张大哥调解室”“党群连心室议事厅”“网格邻里汇”等服务阵地,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又便捷的解纷需求。
为让社区服务更好地“嵌入”人心,双福街道还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支撑将网格化管理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成立“福多多”“一二一”“五心”“小水滴”“蒲公英”等14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打造“土喇叭宣讲”“怡家人+”“福城微光”“与‘李’相约”等志愿服务品牌,构建起“全街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志愿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社区嵌入式服务
嵌入的不仅是设施和功能
更是为群众勾勒出美好的生活图景
聚焦民生关切
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服务
用活社区各类场所
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