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正文

双福街道:夯实“圈群+”,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12-23 09:55

近年来,双福街道深入实施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化解风险改革,建立 “141基层治理中心+巡区+社区+网格党小组”组织体系,统筹网格内党员、物业管理员、志愿者、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等现有力量,形成“1+3+N”的双网格力量体系,全力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显著提升。

圈群+“协同服务”,搭建基层智治“新平台”

“@吕秀晨,我们小区1幢外墙砖脱落,容易砸着下面行走的居民,麻烦你们能不能解决一下。”12月初的一天,双福街道福城社区溪山美郡小区网格微信群里,小区居民直接@吕秀晨。

“@溪山美郡B区客服,请物管先查一下小区1幢外墙多处脱落情况,进行及时整改。”不一会儿,吕秀晨在群里回应。

居民们为什么在微信群里会找他们两人呢?

图片

原来,吕秀晨是社区网格员,另一个身份是“圈群大总管”。溪山美郡B区客服是小区物业。收到居民的诉求后,物业工作人员立即到楼栋前仔细检查,发现部分外墙出现鼓包、脱落,脱落物掉落的地方正好有一条过道。物管公司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张贴了出行绕路指示牌,并请来维修工进行全面修缮,很快将这些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图片

近年来,双福街道依托实体微网格建立1130个线上微网格,结合基层治理中心“双网齐下(政务、警务)、五台合一(网信、政警、综治、智慧小区、雪亮工程)”联合指挥机构,建立“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巡区服务工作站+福润网格”三级服务体系,推行1分钟响应、5分钟到达、10分钟首次反馈事件快响机制,坚持“双网”融合共治,构建多跨协同机制,确保“风险发现得了、实体找得到人、线下稳控得住、线上处置得掉”。

圈群+“志愿服务”,探索文明实践“新途径”

“一栋的居民们。明天上午我们自发加入一栋周边的卫生清理。参加者自带锄头、除草刀、扫把……”前不久,一场志愿服务在阳坪社区福城家园B区引起强烈反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阳坪社区福城家园B区属老旧还房小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缺乏物业管理服务,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不强。社区“两委”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座谈,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小区管理,以点带面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图片

党员熊永全主动站出来,号召本栋楼的邻居们自带扫帚、锄头、割草刀等工具,为小区进行大扫除。大家三个一组、五个一群,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分工明确、协作有序、配合默契,仔细清理堆积在路边的杂草、枯枝和白色垃圾,齐心协力打造出干净、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

图片

近年来,双福街道在1130个线上微网格推行“你说我跑”代办志愿服务,构建“民呼我为”指派模式,通过线上微网格传递政策、线上办事、民情收集、反馈关注、引导正能量,让社情、民情、街情、楼情、家情等信息“快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快速实行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推进“脚板网格”向“指尖网络”延伸,打造“暖心福城人”志愿服务品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圈群+“点单服务”,开启社会治理“新渠道”

黑林社区居民罗某是一名残疾人,长期依靠救助金维持生计。近日,他的残疾证到期,需要重新办理认证,但前往医院进行认证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社区网格员江灿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沟通协调残联、民政、医院等方面,详细了解相关流程,协助罗某准备相关材料,协调医生到家办理评残手续,叮嘱他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社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对居民需要办理的事情,社区网格员通过圈群发布办事流程和所需资料等信息,事项提前告知、服务提前预约,推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小管家”接单“三单”服务,完善“云上办、上门办、一次办”机制。

图片

根据不同网格的区域特点和群体特点,精准化开展网格服务,推动“双网格”治理从“有服务”到“优服务”转变。积极构建“专业专职福帮帮网格服务”,吸纳网格内律师、教师、住建、医疗、民警、人民调解员、小区物业等多方力量进驻网格微信服务群,发挥“福帮帮”统筹协调优势,坚持线上诉求与线下帮扶相结合,推行“点单式服务”,提供“专业+专职”帮扶,探索网格“零距离”服务模式,助力民生服务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