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科技 > 正文

《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苟利军揭秘:黑洞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发布日期:2023-04-17 11:09 来源:科普中国 微信公众号


2023年4月7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盛典以“科普共创,洞见未来”为主题,邀请院

士、专家、科普创作者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苟利军带来演讲:《从开始到破

圈,过去十年科普行业发生了什么?》

以下为苟利军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国家天文台的苟利军,我研究天体物理学、研究黑洞其实是有一段时间了。

我来自大西北陕西,在非常小的时候我对星空就特别喜欢,1994年我考大学考上了南京大学专门的天文系,相当于是圆了所谓的“星空梦”。在南大读完本科、硕士之后,我去了美国继续学习,读博士和博士后,从事相应的研究。在美国待了10多年,2012年我回到了国家天文台,同时我也在国科大教书。


在过去这些年,我们知道中国科学和科技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所以现在我们对于科学的需求也非常大,国家也认识到科普对于整个科学的作用,也是非常注重科普。

对于科普领域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我深有体会。我开始做科普的时间相对比较早一点,是在2012年回国的时候。在科研之余我就开始零星做一些科普讲座,当时还是“单兵作战”,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些研究成果。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真正汇入到“科普大流”当中,这个机会就是2014年电影《星际穿越》的上映。这部电影讲述了宇航员为了寻找人类聚居地在黑洞周围非常奇特的经历。

我自己本来就是研究黑洞的,所以在看电影的时候,就被电影当中所表现的黑洞场景深深震动到。

图片苟利军供图

基普·索恩说第一次看到电影当中黑洞的样子时,也有同样的感受:“你无法想象,当奥利弗发给我最初的电影剪辑时,我是多么的欣喜若狂”,我真的可以体会他那时候的感觉。
在看完电影之后,我听说还有一本关于电影知识的科普书,立马给基普·索恩写了信,说想翻译他的书,因为之前黑洞的研究,我是与基普·索恩有一些联系的。总之到了后来,我们就成功翻译了这本书。这本书的翻译可以说打开了我的科普之路的大门,也开始了我在科普道路上寻找同伴的道路。
我做科普的初衷,其实就是想将书籍当中的知识用最准确的语言和最快的方式传递给大家。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会和一些朋友一起去翻译一些图书,把一些很有趣的图书带给读者的同时,自己也学习新的天文学知识。
《星际穿越》这本书也是因为影响力非常大,后来获得了不少奖项,比如说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和国家图书馆的文津图书奖。
图片苟利军供图
在《星际穿越》当中为了展现黑洞场景,我们知道基普·索恩和他的30几个团队用了差不多1年左右时间、几千个计算机的节点,最后终于产生了800多个TB的数据,这些数据最后生成了我们在电影当中所看到的黑洞图片。
需要说明一点,在黑洞图片产生过程中,索恩本人也提出了一些加速计算的方式,最后这些方法总结成了论文并发表,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有关黑洞的最清晰的图象。我想诺兰和索恩在片子当中关于黑洞的展现其实是激励了很多人,包括后来我们看到黑洞照片的这些人。

图片苟利军供图

在这部片子上映的同时,科学家也在做着相应的努力,视界面望远镜就是其中之一。
视界面望远镜这个计划试图利用全球的亚毫米和毫米望远镜连成一个网络,看清黑洞的样子,就像《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所展现的那样。

图片苟利军供图

图片苟利军供图

今天我们知道两个黑洞的样貌,第一个是距离我们5500万光年之外的M87中心的黑洞照片,那是在2017年拍摄的,经过两年多的后续努力,终于在2019年我们得到了黑洞的照片。

图片苟利军供图

第二个黑洞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也是在同一时间拍摄的,但是花费时间会长一些,经过5年左右时间,在2022年5月份左右我们看到了黑洞照片。

图片苟利军供图

得到的黑洞照片,每张仅仅只有9个象素左右,虽然非常模糊,但这是人类最先进的技术,也是人类在黑洞拍照方面所迈出的第一步。不知道参与的科学家是不是当时就受了《星际穿越》电影的鼓舞呢?
我自己在翻译书之外还写了不少科普文章,有时候国外的这种发布会是在半夜,我就和同事熬夜看发布会,然后马上写文章,读者的喜爱也给了我很多鼓励。我记得黑洞阅读量超过1100万,是科普中国图文项目阅读量第三高的文章。
如果说2012年是我科普单打独斗的一年,2014年开始进入科普圈子的一年,2019年可以说破圈了。一方面2019年单篇文章阅读量破了千万,另外一方面从这一年开始,我站上了更大的舞台。在同一年我上电视,在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上演讲,这之后我开始了参与更大舞台的演讲和讲座,比如说星空讲坛。
最近我也担任了一些电影的科学顾问,比如说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2》,有网友夸奖这部电影给中国科幻立下了标杆,有年轻人说受到了这部影片的激励,我也觉得非常的感动。借助科幻电影做科普恰好是我进入科普圈子的一个契机,现在也成为科普破圈的一个契机。

图片苟利军供图

今天我觉得最有希望破圈,最能影响大众的科普形式就是我们的科普短视频。
很早的时候其实我就开始尝试做科普短视频。那是在2015年,我创作了有关黑洞方面的一个视频,我希望把我研究的方向分享给更多的人,后来5分钟的视频很受大家喜欢,也相应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第一个视频做起来的确是比较费劲,尤其当年的技术和经验都非常不丰富,但有了这一个视频之后,后面就容易非常多了。
跟10年前相比,现在全社会的科普氛围已经是愈发浓烈,有了更专业的舞台,也有了更多科普人的参与,科普新秀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我这样的科普老兵也能不断的进步。所以说,这是一个史上最好的科普时代。

我是时代的幸运儿,我自己小小的科普成绩虽然也有我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在里面,但国家和单位对于科普的支持更为重要。希望我们大家一起将更多的科普知识传播给大众,让星辰大海变得触手可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