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4期 “专题:技术经济安全理论与实践”。本文为精简改编版
程燕林1 代 涛1,2* 丁予业1 赵丹阳1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安全是当前主要国家和地区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正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和国际竞争格局,技术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尽管没有统一采用“技术经济安全”这一概念,但世界主要国家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战略中都高度重视技术因素在保障安全中的作用。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文章基于实践需求,从学科发展视角,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如何评”等关键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以期为丰富和完善技术经济安全研究、识别和评估技术经济安全态势等提供理论方法指导。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博弈加剧,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渗透,不断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和治理体系。各国都在寻求“科技突围”,把科技置于提升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位置。
从国际社会看,以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突出,技术经济安全成为主要国家关注的重点。美国在其历次国家安全战略中,着重强调通过巩固技术优势来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欧盟为实现战略自主、推动技术主权、减少技术对外依赖,出台《欧盟新安全联盟战略(2020—2025)》。日本出台《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以摆脱对外部的过度依赖,确保半导体、医药品等战略性物资的稳定供给。澳大利亚2021年启动“关键技术行动计划”,将量子、能源、遥感等63项关键技术列为重点关注目标并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经济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繁荣。可见,摆脱技术对外依赖、巩固自身技术优势已成为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障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共同选项及政策着力点,而这些内容正是技术经济安全的核心所在。
从我国发展需求看,维护技术经济安全,补足短板、锻造长板,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未来技术竞争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技术经济安全形势严峻。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必须将技术经济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高质量的发展。
从国家安全体系看,技术经济安全是科技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交集,是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思想下看,技术经济安全衍生于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子集,是科技安全与经济安全的交集和次级要素。技术经济安全立足于技术经济体系,以技术获取、产出、供给、转移转化、开发、应用及其在市场中的表现等为主体内容,其目的是保障技术的经济利益的安全性,以及将经济受技术因素制约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从研究现状看,技术经济安全研究尚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
1. 学科建设方面,“国家安全学”于2020年被列为一级学科,相关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正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国家安全框架下开展技术经济安全研究还需要深入探索。
2. 基础理论方面,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但技术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机理研究还十分缺乏,技术经济安全的研究边界尚未形成共识。
3. 评估方法和实践方面,针对不同层次主体、不同类型风险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评估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方法。
2
技术经济安全的研究重点
技术经济安全是一个多层面、多主体、多维度的复杂系统,涵盖从微观到宏观的技术、企业、产业、国家和区域 4 个层面,不同层面技术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和程度不同,关注的技术经济安全重点问题和内容也存在差异(表 1 )。
表1 不同层面关注的技术经济安全重点问题及内容
技术层面,重点关注技术经济安全的微观问题,包括技术的获取、转移、使用等各个环节的风险对技术经济安全的影响。
1. 技术获取环节,主要分为外部和内部2条途径,需要综合考虑外部获取渠道的安全性和内部供给的可替代性。
2. 技术转移和应用环节,技术对外转移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竞争对手能力提升,带来“安全困境”。同时,技术只有获得市场认可,才能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技术路线选择不当可能造成“有技术无市场”的局面。
3. 技术使用环节,技术安全事故、技术滥用等也会带来经济安全问题。
企业层面,重点关注供应链安全及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确保供应链安全。在技术高度复杂化的今天,一个企业难以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产品,必然要与供应链条上其他企业合作;而供应链上任何节点企业的退出都可能造成交易成本整体上升和波动,并随之带来各种不确定性风险。
2.提升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企业一方面要确保技术竞争力,关注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性价比等;另一方面还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关注市场占有率、用户认可度、产销量等。
3. 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通过提升其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维持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同时,企业面临的投资安全审查、知识产权安全、关键人才流失等也会对发展带来威胁。
产业层面,重点关注产业链安全及其影响要素,包括进出口贸易、人才队伍、国际治理话语权等。
1. 产业链安全。一个产业是由上游、中游、下游等不同环节共同构成,任何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断链”风险。
2. 进出口贸易安全。因受外部技术管制或其他因素影响,产业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进口受阻或出口受限,将会影响产业内相关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而对整个产业带来影响。
3. 人才安全。高水平人才的引进、流失、管理等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4. 国际治理的话语权。一国在具体产业的国际标准制定、国际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或参与情况,直接决定了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影响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国家和区域层面,重点从国家安全角度关注技术经济安全问题,包括战略性技术领域的安全、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
1. 战略性技术领域的安全性。战略性领域的技术经济安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国可集中有限资源强化其战略性领域的竞争优势,并对竞争对手形成遏制和威慑,从而大幅提升其维护安全能力。
2. 国际规则和治理的参与度。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治理格局、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或调整,将会对一国的技术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3. 统筹安全和发展。技术经济安全作为新的时代议题,需要完善体制机制。同时,要从国家层面优化政策供给,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通过发展来确保更高水平的安全。
3
技术经济安全的形成和演化机理
安全问题是随内外部因素演变产生的;当系统内部或外界出现“危险”和“威胁”时,安全问题即会出现。从技术经济安全发生过程看:
1. 技术经济安全受到的“危险”或“威胁”通常由触发条件引起某一个“点”上的变化而起。
2. 由这个 “点”传导给其他“点”,进而形成“线”或“面” 或“体”上的变化。
3. 技术经济安全是一个动态平衡、不断演化的开放系统。技术经济安全状态发生变化会引起相关变量之间的反馈和干预措施的介入,进而引起新秩序的建立,从而推动形成新一轮技术经济安全过程。
基于此,技术经济安全的形成和演化机理涉及4类作用机制:环境诱发机制、要素传导机制、多重反馈机制和时空演化机制(图 1)。
图1 技术经济安全的形成和演化机理
环境诱发机制,指由环境中的触发条件诱发形成的技术经济安全问题。触发技术经济安全问题的因素既包括技术因素,也包括非技术因素。从技术因素看,包括技术出口管制、新兴和颠覆性技术出现、技术安全事故、知识产权纠纷等。从非技术因素看,包括国际规则的变化、排他性战略联盟的建立、重大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产业转移等。此外,疫情、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冲突等突发事件,也会触发技术经济安全状态的变化。
要素传导机制,指通过系统内部相关要素逐级传导形成的从技术因素引发经济安全影响的全过程。风险在多元要素之间通过不同路径进行传导,不同路径对风险传导速度、广度和稳定性有影响。同时,由于技术间的强关联性,该技术风险将通过多种路径,形成“水波”效应,辐射扩散到更广泛的技术、主体、市场,形成对经济安全的整体性影响。
多重反馈机制,指在技术经济安全状态发生变化后,对技术、主体、市场等多元要素形成的反馈作用机制。技术经济安全状态的变化,会对系统内的要素产生压力,引起不同要素的状态变化和调整。这时,如果引入新的触发条件,则不同资源和要素会发生重新配置和调整,经过诱发机制和传导机制引起新一轮的技术经济安全变化,形成一个反馈循环。
时空演化机制,指技术经济安全的要素、状态、功能、结构等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动态改变的过程。在时间维度上,从触发—传导—反馈的过程中,技术经济安全状态和程度、关注的风险重点、未来发展趋势等会随时间呈现阶段性规律和特征,应从时间尺度研判其发展态势,前瞻未来风险隐患。在空间维度上,技术经济安全的风险通过要素间的传递与传导、产业空间的转移与扩散及区域间的辐射与迁移,形成了技术经济安全空间演化规律。随着时代主题转换、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国家安全战略需要,技术经济安全必然要经历不断积累与完善、深化与调整、更新与迭代的演化过程,需持续深入探究其演化的内在规律和逻辑。
环境诱发机制、要素传导机制、多重反馈机制和时空演化机制构成了技术经济安全形成及演化的机理,它们相互交叠、相互影响。
4
技术经济安全的评估框架
正确理解技术经济安全的内涵、研究问题和形成机理,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提供了依据。本文提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的 TMAPS (技术-市场-主体-政策-安全) 模型(图 2) , 为识别和评估技术经济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图2 技术经济安全评估的 TMAPS 模型
技术(T)是技术经济安全研究的起点。从技术风险看,技术经济安全既要关注短板技术,也要关注长板技术;既要关注当前技术,也要关注未来技术。
市场(M)是技术对经济安全影响的具体体现。从竞争博弈的角度看,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产业链和供应链是否稳定、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国际市场融入程度等。
主体(A)是维护技术经济安全的载体。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是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技术应用的主体。主体的风险主要从受到的外部威胁、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三个方面考察。
政策(P)是保障技术经济安全的手段。促进风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化解各类风险都需要政策支持。政策风险主要包括外部(他国或竞争对手国家和地区)的限制性政策和内部的政策缺陷对技术经济安全带来的风险。
安全(S)是上述 4 个变量共同作用后的最终结果。根据技术、市场、主体、政策 4 个关键要素产生影响的宽度、长度和深度,综合判断技术经济安全水平大小。
基于TMAPS 模型的解析,从技术、市场、主体、 政策、安全 5 个方面构建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框架(表 2)。针对不同要素,基于竞争视角从内部的自身发展水平和外部管制与限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该评估框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全面评估技术经济安全风险的分析架构。
表 2 基于 TMAPS 模型的技术经济安全评估框架
5
结论和展望
本文基于学科建设视角,围绕技术经济安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评”,从技术、企业、 产业、国家和区域 4 个层面界定了技术经济安全应重点关注的关键议题,提出了技术经济安全形成及演化的4个机制,即环境诱发机制、要素传导机制、多重反馈机制和时空演化机制,提出了TMAPS评估模型,为深入开展研究、加强评估、防范风险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一个交叉方向,技术经济安全理论研究与学科发展尚需深入推进。同时,TMAPS 框架也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经济安全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和预警,为保障技术经济安全提供决策支撑。
程燕林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评价与科技成果转化。
代 涛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第三方评估研究支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与评价,技术经济评估。
文章源自:
程燕林, 代涛, 丁予业, 等. 技术经济安全:研究重点、演化机理和评估框架.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4): 541-552.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