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科技 > 正文

如何认识并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7-10 14:58 来源:《学习时报》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围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一系列问题,学习时报高端智库版约请有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地方领导展开三方笔谈。


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刘明


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安排,结合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为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指明了前进方向。


全面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常态。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总体来看,我国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人口数量和质量完全能够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4.12亿人,并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较大规模。同时,我国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新增劳动力更是达到14年,人口综合素质还将继续提升。加之劳动生产率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壮大,人口要素完全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随着健康状况持续改善,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22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9.8%,老龄化已成为基本国情。虽然人口老龄化会给我国发展带来一定挑战,但坚实的物质基础、充足的人力资本、深厚的孝道文化,让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效应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要求我们发掘老龄化蕴含的发展机遇,比如服务于数亿老年人的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系统把握新时代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谋划好人口长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回答好人口发展的时代之问。


一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打造人口发展的新动能。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确保人口长周期可持续发展,在稳定新成长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的基础上,全方位提升人口教育程度、健康水平、文明素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相协调。推动产业随功能走、人口随产业走、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间人口均衡布局、合理集聚、有序流动,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


三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完善人口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人口规模和分布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相适应。


四是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人口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树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全球视野,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人才。


五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普惠性、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改革创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必须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把握人口发展的有利因素,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总量与结构、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一是着力完善相关经济政策及配套措施,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推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健全人口统计监测体系,完善公共资源与人口挂钩机制,促进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公共服务配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效对接,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口发展客观需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断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健全与我国人口发展形势相适应的、保障水平相当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三是着力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补齐人口服务能力短板。推动基本养老、普惠性服务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扩大供给,更多地为人民群众提供身边的、方便的养老服务。加快培育银发经济,实现增进老年人福祉、扩大内需、发掘经济新动能一举多得。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生育、养育负担。


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浙江省玉环市委书记 周阳


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既是人口发展规律使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这当中,人民健康是人口素质构成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构建健康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一体推进、全民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全面提升人民健康素质,首先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其根本保障在于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深化卫生健康事业改革,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活力之源也在基层,要全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让群众看病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一是用好政策引领主抓手。突出健康促进工作重要性,将健康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实施健康行动并成立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各专项行动工作组及专家组,建立一行动一清单、每季一通报、半年一交流工作机制,实现健康行动与部门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使参与健康促进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二是构建健康服务新体系。积极探索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成立健共体管委会,全面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将县市级公立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心)、医保定点村卫生室作为建设对象,根据牵头医院情况组建几个健共体集团,使公共卫生机构全方位全过程融合,有效盘活原本零碎、松散的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同时,在健共体集团总院、分院分别设立专科专病临床诊疗中心、全专科门诊(病房),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医疗合作和对内资源下沉,实现区域高发重点疾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诊疗服务,使异地就医患者大幅回流。三是丰富健康地图大场景。数字赋能是推进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的最大优势。在升级改造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基础上,迭代健康地图应用,构建“1+3+N”数字健康大脑体系,即1驾驶舱,预防、治疗、服务3个子场景和N个病种模型,以此重赋健康数据价值,归集卫健、医保、民政、公安等多个部门,实现全域到个人多层级健康数据可视化,为全周期全方位健康管理提供数智支撑。


坚持精准施策,营造绿色宜居的健康环境。生活环境是直接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建设健康环境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维度。应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持续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久久为功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打造国家卫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市)和无废城市。一是建设全域公园绿地。强势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展现地域优势新颜值。大力促进群众居住环境大幅改善,突出园中建城,实施城市绿肺项目,建设域内精品绿道,增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二是深化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两山理念实践基地、省级无废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等示范建设,深化五水共治,全面推进系统治水、科学治水、精准治水,推进美丽河湖”“美丽乡村创建,大幅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三是推动城乡风貌提升。大力打造特色产业类城市风貌样板区和县域风貌样板区,全力推进把域内行政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并选择一批基础好、有特色的乡村建成精品村。


坚持共建共享,打造全民参与的健康生活。倡导人人参与,共享健康生活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以深入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卫生日、世界人口日等活动为契机,推动健康知识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引导群众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的健康理念,形成人人关心健康、人人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一是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高质量建成“15分钟健身圈基础设施,实现县镇村三级体育设施全覆盖,大力修建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同时,打造一批有生命力的全民健身和体育休闲品牌活动,带动群众参与,使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二是激发健康细胞新活力。加大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力度,主要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专栏实现全覆盖。积极举办健康达人乐跑赛、健康家庭乐跑赛、健康家庭挑战赛等活动,促进全民参与健康行动。深入开展爱卫运动,每月定期组织乡镇街道、部门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三是打造健康科普新高地。建立完善专家库、知识库和健全媒体传播发布机制、医务人员健康科普激励机制的两库两机制,充分发挥科普专家的技术支撑,精心打造科普频道。同时,结合五大慢性病防控健康行动等专项健康行动,组织健康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各类健康讲座、义诊、筛查等活动,力争做到乡镇全覆盖。


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关键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根据人口发展呈现的趋势性特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不断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优化教育体系结构。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发展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影响了教育体系的整体效能。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局面,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活力的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就会越牢靠。已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越早,成本越低、回报越高,如果错过了对儿童早期发展投资的关键期,后期采取的弥补性措施不仅成本高,而且效果有限。在相当长时期里,学前教育是个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从2012年的64.5%提高到2022年的89.7%,提高25.2个百分点,这是巨大的跃升。未来需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事实上,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也将减轻家庭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就不同类型教育来说,职业教育是相对短板。应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中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动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更加协调、更好贯通。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环境,以更好对冲人力资本折旧,夯实人力资本基础,延长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期。


提高教育体系质量。必须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一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我国教育已经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进入到了好不好的阶段,要做到学有优教。因此,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具备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具备更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教育需求的能力,具备更好地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更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人口整体素质是由多方面素质构成的,一般来说其能力可以体现为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两个方面。有研究表明,非认知能力,比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领导能力、职业道德等,在劳动力市场表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要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使人的发展更加全面。三是有更强适应性。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更好适应变动不居的劳动力市场,更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比如高等教育,我国每年毕业生已超千万,今年更是达到了1158万,创历史新高,但就业压力也巨大。这背后有总量上的原因,更有结构和质量上的问题。其中一点是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有一定偏差,有些专业毕业生规模大,但市场需求相对有限。因此,需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的决策部署,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提升高等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适应力、支撑力、贡献力。


更好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发展。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必须实现三者统筹协调、一体推进。一方面,教育体系要更加着眼于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着眼于推动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需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推动解决卡脖子难题上作出独特贡献,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更好贯通发展。教育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只是潜在的人才,要转化为现实人才,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优化配置、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以及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必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使每一个人才都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同时,更好发挥政府在人才配置和使用中的作用,畅通社会性流通渠道,不拘一格,让人才脱颖而出。结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区域性人力资本密度和人才黏性,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